当前位置: 找书苑 > 军事历史小说 > 重生美利坚之帝国崛起最新章节列表 > 第80章 猪队友和神对手三 没有更新?告诉管理员更新 章节内容错误、缺失举报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80章 猪队友和神对手三

小说:重生美利坚之帝国崛起 作者:旁观历史的猪

  一战德国还有另外一个著名的猪队友:意大利。

  说起这个国家,也是一个奇葩,从一介小王国到统一了整个亚平宁半岛,的确是国中有能人,加里波第和加富尔一文一武,支撑起了一个地方小王国撒丁的发家历程。然而,大约是在列强夹缝中生存的太久了,这个国家充满了摇摆不定的味道。

  战前,意大利为了减轻自身在地中海地区的压力,选择与德国结盟,就避免了大英帝国海军的威胁——有德国人的公海舰队拉住了英国的注意力;但结盟后的意大利再次想起了昔日罗马帝国的荣光,于是在亚得里亚海和非洲开始谋求其存在,比如对阿尔巴尼亚的野心,利用土耳其的暗弱夺取利比亚,出兵埃塞俄比亚等等。

  亚平宁半岛的统一,也加快了意大利工业的发展,能自己建造无畏舰就是代表,还有杜黑的《制空权》一书的问世,都代表了意大利不甘于平凡的野心。随着军事实力的增强和对外扩张,意大利与奥匈帝国的冲突开始多了起来,再加上意大利本身是农业国,财政收入相对较少,大力发展军工、扩张军队、对外发动战争,都让意大利的财政开始不堪重负。

  与德国的结盟只能给意大利带来军事上的安全,不能带来大量的资金,因为德国也在加速军备扩张,资金不富裕,这让英法看到了瓦解德意同盟的条件。

  法国有钱(高利贷帝国主义嘛),英国能够给安全保障,于是一家出钱、一家出嘴炮,让意大利觉得自己还是站在英法一边收获更多,于是意大利对德国的态度就开始逐渐改变了。

  不客气的讲,小国家在丛林时代还就是没人权,像意大利这样的稍微有点儿大的国家才有机会去选择靠哪一边站。生活在两大阵营之间的意大利必须选择对他来说危险最小的一方,才能获取最后的一点残渣剩饭。

  活着才能享受一切!这是意大利的信条。

  也正是这个原因,到了二战时期,一旦墨索里尼不能给意大利带来安全或者胜利,立刻就被意大利的政治家抛弃了,意大利从轴心国摇身一变,就成了同盟国。

  同样,总想占便宜不吃亏的意大利人的战斗力也是如此,顺风仗的时候能一日千里,打了败仗逆风头的时候也是一日千里。在意大利投入协约国怀抱之后,开始动员兵力对奥匈帝国作战,以近90万人、1700门火炮之众在伊松佐河实施进攻。对面负责防御的奥匈帝国军队只有10万士兵,并且这些军队还不是奥匈帝国的国防军,而是地方防卫军。

  伊松佐河平原遍布沼泽,背靠高耸入云、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地势易守不易攻,号称要攻破“伊松佐河防线”必须要先攻破阿尔卑斯山,防线,要攻破阿尔卑斯山防线则要先攻破伊松佐河防线。这种悖论,说明了这条防线的坚固。

  自意大利加入协约国阵营出并参战之后,两年的时间对伊松佐河防线发起了11次进攻伤亡超过了100万人,取得的成果微不足道。之后,在德军对奥军进行增员之后,以一次战役2万人的损失迫使意大利兵退100多公里,损失32万人、2500门火炮。由此足以看出意大利的本质,嘴炮最响,体力最弱。还是用二战时德军对意大利的评价说吧:意大利的士兵还是很有勇气的,但领导他们的将军们往往是一头猪!(好像此处不应该以猪来比喻)

  能挖墙脚把意大利从同盟国挖到协约国,只能说两者是郎有情妾有意,所以一拍即合,但绝不能忽视英国和法国优秀的情报人员,他们具备敏锐的眼光、果断的决策,不然即使意大利脱离了同盟国,也不见得加入协约国作战。

  这是第一个神对手。

  第二个神对手是法军老将加利埃尼。在法国政府在9月2日撤出巴黎转移到波尔多之时,老将军临危受命,担任巴黎城防司令,在关键时刻发现了德军进攻方向的改变,还有德军的疲惫、后勤补给的缺乏,于是他果断地要求霞飞发动反攻,在没有得到进攻命令的时候,为了抓住战机,违规命令第六集团军发动对德军的侧击。两天后,霞飞下令全军反击,将疲惫不堪、缺乏补给的德军击退,巴黎解围成功。从此德军再也无法看到巴黎了。

  第三个神对手是俄罗斯,开战仅一个月,俄国潜水员就在被击沉的德军轻巡洋舰“马格德堡号”上发现了德国海军的密码本和北海海图。这些后来都转交给了英国海军,因为只有英国大舰队才能击败德国公海舰队——一战交战国公认的事实。

  第四个神对手,英美合作发明的无线电定位装置。不仅可以定位德国海军舰队,还能更精确地定位德国间谍的无线电电台位置,很多隐藏很深的德国间谍都因为总在一个地方发报而被英国反间谍机构抓获。更神奇的是德国海军因为几次出海寻找战机都被英国发现,战舰受到不少损失,因此使得威廉二世决心让他的大玩具——公海舰队成为存在舰队,从此丧失了与英国海军进行炮战的勇气!而紧靠德国人的海狼,在有大量驱逐舰护航的情况下,不仅战果锐减,而且自身的损失也上升了。在美国参战后,德国的海狼就几乎消失了(损失已经几乎可以忽略了)。

  第五个神对手,法国人的飞行员加洛斯第一个安装了沿飞机纵轴射击的固定式机枪,并用它击落了4架德军飞机,从此飞机不再是玩具而是杀伐利器了。并从此演变出了一个独立兵种——空军!

  还有第六个,亚德里安头盔。法军将领亚德里安在巡视阵地时发现一名厨师在炮击后活了下来,一问原因原来是把做饭用的铁锅顶在了头顶,避免了弹片直接击中脑袋的命运。于是,改进后的铁锅——亚德里安头盔诞生了,挽救了无数战士的生命。

  还有第七个,坦克。坦克的诞生,让堑壕战很快就被新的战术战法代替了。在战斗中,坦克的出现还第一次创造了一个记录:一辆坦克俘虏了300多名士兵。

  还有更多的神对手,比如防毒面具,比如声呐,比如说防空炮......

  与其说这其中很多的装备很神奇地出现在一战的战场上,还不如说这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最先进的技术总是最先应用到军事领域,这是必然,是人类保护自己这一习惯的结果。

  真正的神对手还是加利埃尼、贝当这些一战时期的优秀将领,这些无畏。敢于牺牲、敢于冒险的将领才是德军最后不能实现其西线作战胜利的关键。

  除了遇到了同样优秀的将领,德国人还有一个问题,是先天上的不足,就是资源贫乏。在古典战争中,煤和铁是最重要的,夺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之后,鲁尔工业区不缺乏生产资料,这使得德国可以靠完善的训练动员体制以及出色的军工品质打赢任何陆地战争——这是一种自信过度的错觉。

  历来,德国人的信仰都是少而精,这与德国所处的时代和地缘决定的。

  从时代看,德国从东普鲁士开始统一步伐的时候,全球各大陆的土地基本被划分完毕:亚洲,华夏占据了东亚大陆;北方被俄罗斯吞并;南方是英法,印度次大陆归属英国,是英皇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中南半岛英法以泰国为分界线;东南亚有英国、西班牙、荷兰;澳洲还是英国的;非洲,是最早开始殖民的大陆,只要相对好开发的都有了主人;美洲,美国一家独大,南美洲虽然曾经被西班牙和葡萄牙所统治,但随着两国国力衰退以及距离遥远、本国人口不足,其殖民地纷纷独立。这样一来,德国这个后起的工业国就没有了市场。

  与美国不同,美国占据了北美大陆最精华的部分,要国土面积有国土面积,要人口有人口,因而在美国踏上争霸世界之路前,美国有足够的内部市场。德国呢,本土狭小(相对英法美俄),人口也不足以支撑其需要的市场,所以对外扩张就是必然,动用武力解决也是必然。

  从市场和国内工业综合实力对比来看,德国的邻居,也是这个时代除英国之外第二大殖民地国家法国,其国内工业发展乏力,国内资本以金融行业为主,找书苑 www.zhaoshuyuan.com 对工业投资因为利润相对比较少而不受重视,再加上人口比德国略少,以及普法战争的宿怨,让法国成了德国扩张市场最好的打击目标。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海上贸易线的安全问题。欧洲有海盗的传统,不管是早期的维京人,大航海时代的西班牙人,后大航海时代的英国人,都是靠海盗起家的。著名的德雷克船长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这位私掠船出身的船长仕途最光辉的时候是伊丽莎白女王亲自登上他的战舰,授予他为骑士爵位,并成为了普利茅斯市长。

  尽管这种国家行为的海盗在19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基本上没有了,但非国家行为的海盗并不少,所以德国需要有足够的海军舰艇来保护自己的贸易航线。而德国海军实力的增加,也就刺激到了海上第一强国英国。

  “卧榻之旁其容他人安睡”,每一个大国对于可能的挑战者都是会防范的,英国也不例外。即使德国的本意不是挑战英国的地位,但是当德国的实力强大到一定程度,不想挑战也会变得想挑战——为什么我还是世界老二不是老大呢?干嘛不试试呢。换句话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于是,老欧洲的关系就逐步演变到了德国对英法的两个阵营。双方都认为不能孤军作战,所以都开始四处拉盟友入伙。从地缘政治角度考虑,德国拉住了奥匈帝国~两国主要民族都是日耳曼人,说德语,这是天然的盟友;英法拉住了俄罗斯,应为俄国缺钱,与英国王室有亲戚没矛盾,于是法国出钱就好了。这样欧洲的两大阵营框架就搭好了架子。




如果喜欢《重生美利坚之帝国崛起》,请把网址发给您的朋友。
收藏本页请按  Ctrl + D,为方便下次阅读也可把本书添加到桌面,添加桌面请猛击这里

快捷键:上一章(←) 下一章(→)
作者旁观历史的猪所写的《重生美利坚之帝国崛起》为转载作品,重生美利坚之帝国崛起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重生美利坚之帝国崛起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重生美利坚之帝国崛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重生美利坚之帝国崛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重生美利坚之帝国崛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