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找书苑 > 都市言情小说 > 江海潮最新章节列表 > 第96章 告别土窑 没有更新?告诉管理员更新 章节内容错误、缺失举报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96章 告别土窑

小说:江海潮 作者:辉荣珍

  应声正在主持召开村支部委员会,研究全村的经济发展问题。会议提出了利用比邻韩桥纺织品市场的优势大力发展个体工商业,利用优质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利用水陆交通的便利大力发展村办工业的“三利用三发展”的思路。会议开得热烈,大家发言踊跃,对个体工商户和特色农业的发展研究得特别深透,发展的方法点子也很多,这也许是因为大家对这方面熟悉在行的缘故吧。应声正提出下一步村办工业如何改造挖潜升级转型开发新产品的问题,供大家进一步讨论。

  “窑塌了,窑塌了!”突然有人大喊。

  此人所说的窑,就是村里的烧制青砖青瓦的土窑。应声刚来到白龙港村当书记时,不仅老百姓穷,村集体也很穷。应声根据群众买不到砖瓦盖不起房子和村里连订报纸买墨水都得赊账的穷样,和大伙们商量,土法上马,硬是在白龙港畔筑起了一座土窑。

  当时大队请来了打窑师傅俗称“窑匠”。在窑匠师傅的指导下,社员们在地面上挖了一个大坑穴,这是土窑的基础,需要用砖砌才牢实。哪来的砖?

  应声决定把会堂拆了,大家很惋惜,应声却说:“没有砖怎么建窑?等窑烧出了砖再盖个新会堂。”

  有了会堂的这批旧砖,土窑的基础打得很扎实。留出窑门及烟道后,用土坯砖逐次向上砌起了窑桶,其外围包上厚厚的土层,用石夯夯实打牢。随着窑桶的慢慢增高,再在窑桶的一侧留出腰门,以备装窑和出窑之用。

  在自己的土地上,用大队会堂的旧砖块,社员出工记工分挂账,仅仅花了窑匠的工钱,就把一座像巨大瓦罐的椭圆型的土窑建成了。它确实对老百姓和村集体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惊闻砖窑坍塌的消息,应声把茶杯都碰翻了,他立即停止了支委会,领着大家奔赴现场。

  一窑的砖烧好还没有几天,工人们正在紧张的从土窑里出砖,不料窑门坍塌,真让人揪心。

  人命关天,救人是头等大事,马上组织村民和工人们清理坍塌碎砖瓦砾,寻找被埋压的工人。另一方面对在窑内作业的人员进行逐一排查,核准失踪人员,经认真仔细查对,发现烧火师傅不见了。

  窑门是烧火师傅工作的地点,但是停火出砖他会在窑门吗?不可侥幸!于是,迅速加大了窑门清理搜索的力度,很快,已经清理到了窑炉,可还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烧火师傅的家人哭得死去活来,而清理搜索的工人却泄气了,认为烧火师傅根本就不在窑里。再说,他们也舍不得砸破窑炉啊。

  家人却说,烧窑师傅很早就上班了,肯定埋在窑里,央求继续搜救。

  应声说,就这么大的地方,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损失就损失,把窑门与窑桶打通,把窑内砖块运光,双管齐下,宁可土窑废了也要找到烧火师傅的下落。

  如果窑门和窑桶打通,必须废掉窑炉。清理搜索的工人心疼不已,实在下不了手。

  如果窑桶内的砖块运完,就可以从耳们进入窑桶,窑桶内、炉膛里有没有烧火师傅就一目了然了。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这样就不需要砸坏炉膛了。

  时间不等人,抢救生命比什么都重要啊!应声心疼的手一挥,工人们非常不舍的抡起了锤子,砸开了炉膛外墙。神了,烧火师傅竟然被压在炉膛角落的碎砖里。

  原来,烧火师傅正在通往炉膛的隧道里清扫,只听“咣”的一声,隧道里一片漆黑,大门坍塌封死了出路。他划着了一根火柴,只见隧道的圆弧顶部裂开,还不停的有砖块向下脱落。不好,马上要倒塌,没得命了!他立马端来他烧窑时休息用的凳子,迅速翻上去。他把头钻进炉门,试图躲进炉膛避难。狭窄的炉门怎么也挤不进去,无奈之下他退了出来。他急中生智,马上脱掉衣服,又立即往炉膛里挤。强忍着皮肉挤伤的疼痛,终于进入了炉膛。随着“哐”的巨大闷响声,他已经不省人事。

  庆幸的是,经抢救师傅很快醒来,仅受了些挤压的外伤。应声松了口气,谢天谢地,没有出人命啊!

  站在白龙港畔,应声望着坍塌的土窑心疼得要命。曾记否?土窑上空泛起浓浓的黑烟,飘向白龙港上空,那拉长的烟带似乎在与白龙港比谁长谁短呢。那挑泥挖土的,夯泥做土坯的,运砖运瓦的……好不热闹。

  应声把支委们带到窑桶里开现场会,大家在窑桶底部转来转去,看着坍塌的窑门,砸坏的窑炉,心痛不已。他们将在这里确定土窑的命运。

  自途说:“这几年群众建房都是买的土窑的砖瓦,只有修复起来才能方便村民,砖瓦可不好买呀。”

  柏青说:“建这座土窑虽然花钱不多,可都是用老百姓的汗水筑成的,还清了老百姓的人工钱和土地的补偿费后,村里的收入可不少。我同意修复。”

  老赵问:“这个土窑占地面积有十几亩吧?”

  “有,土坯泥土的占地、制作和晾晒土坯的场地,加上成品砖瓦的堆场,用地不少呀。”自途告诉老赵。

  “我知道你们对土窑有感情,但是同志们想想,制作砖瓦的泥土,都是取的耕地的二层土,已经有一大片土地被挖了,这样下去,我们村里的土地还能挖多少年?再说烧砖全是用的庄稼秸秆,烧一窑要冒多少烟?如果每个村都建一个窑,整个柳桥乡不就乌烟瘴气了吗?”

  老赵的一席话大家感到很新鲜,农村人谁吝啬过泥土?谁嫌弃过焚草的烟雾?但是,又觉得很有道理。应声陷入深思,可他还想多听听赵老的想法。

  “赵老,您再说说。”应声说。

  “大家可以抬头看看。”老赵手指着土窑的顶部说。

  支委们坐在窑桶的底部,顺着老赵的指向,抬起头向上望去,啊,只是一个筛子大小的天!老赵说:“我们不能坐井观天,要看到外面的世界,要看长远一点。土窑占的地可以建一个不小的工厂,找书苑 www.zhaoshuyuan.com那利润是土窑没法和它比的。机械分厂大家是不是尝到甜头了?才那么点大的地方,挣的钱是土窑的多少倍?”

  自途和柏青连连点头,觉得老赵有见识。应声觉得赵老看得远,他从情感上是舍不得废弃土窑的,毕竟为村里挣了第一笔钱,也解决了群众建房的实际问题。现在群众的房屋建得也差不多了,砖瓦需求也不会太大。赵老说得对啊,村里不能再靠挖土冒烟来挣点蝇头小利了,挖废土地污染环境的事不能再做了。要按照当初建机械分厂的思路,眼睛向外,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既然窑门倒塌,那就顺其自然,祈求天助人愿吧。

  “我这次西北之行收获很大,不仅为广志找到了生身父母,还带回来了重要发展信息。我所在的厂有很多科技人员要安置,准备通过投资地方新产品的办法搞合作。只要我们有好产品就有合作的可能。”老赵说。

  “这是件大好事,这条信息太重要了。可是,要找一个好产品太不容易了。”应声有些激动但又很为难的说,自途、柏青连连说“是呀”。

  “你们还记得应声召开了在海通打工的小伙子的座谈会吧,说市合成纤维厂进口了成套中央空调机组,很先进。我就留意了这件事情,查找了很多资料,目前,这类产品我国还依赖进口。这次回厂也找到这方面的专家请教,其实并没有那么悬乎,依靠国内技术完全可以生产。”

  老赵把大家的心说得热乎乎的。支委会作出决定,告别土窑,把这块土地用来发展工业,同时决定研发中央空调机产品。




如果喜欢《江海潮》,请把网址发给您的朋友。
收藏本页请按  Ctrl + D,为方便下次阅读也可把本书添加到桌面,添加桌面请猛击这里

快捷键:上一章(←) 下一章(→)
作者辉荣珍所写的《江海潮》为转载作品,江海潮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江海潮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江海潮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江海潮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江海潮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
扫码